傳1:1-11
傳道書一開始便揭示真正的人生意義,誰說傳道書難明?
John Maxwell一開始便以領袖的異象來解釋這段經文,認為不明白人生意義,領袖便不會有使命,更不用說異象了。這很明顯,終日渾渾噩噩的,那會有甚麼遠大的目標與理想,他們也懶得想今天下午會發生甚麼事。
我的看法是,不明白人生意義的原因,是他們把眼光與精神放在「日光之下」,即是把日常眼所見、耳所閒的看為人生的終極關懷,用今日較為熟悉的話說,是物質主義。
傳道者說人生虛空,因為我們看錯了。
一. 以為透過工作,期待眼前成果便可以找到人生意義:
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甚麼益處呢?(1:3)
二. 看不透大自然的循環秩序,視眼前的成就為空前絕後:
萬事令人厭煩,人不能說盡。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1:8-9)
懷才不遇的以為自己獨俱慧眼卻不被賞識,空有一身本領無從發揮,因此痛苦萬分,這是對人生際遇的看不透。還到困難錯節以為自己苦過梁天來,是世上獨一無二最慘的人,這是沒有看到這世界還有其他人,只看自己的結果。達到人生高峰,事業人際家庭等事事如意,以自己是最幸福的人,這是有福的,可是這一切若有朝失去原有的光彩,不再給你幸福的感覺,到時又怎樣?
再貼近生活多一點,不論是誰,把眼前擁有的權力,或別人擁有的權力過份放大、濫用,又或各執一詞堅持己見而發生爭吵,這也是把一個會不斷流變的人生過程視為不變的,終極的結果。如果能像傳道者般看透世事流變,日光之下,我們都活在一個又一個循環中,世中會少很多爭吵與苦澀。
中國人叫這個做「天理循環」,基督徒卻不困在這沒有出路的胡同中,仰望日光之上的神如何按著人的情況來調整萬物的規律,這才是明「天理」,明白神的旨意。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