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得好的條件,我們一般的想法是長壽、富足,在地上無所牽掛。中國人離世時頭髮斑白,兒孫滿堂,年過八旬,我們便叫「笑喪」。這應該在全世界大部份文化都一樣。
摩西死的時候年一百二十歲;眼目沒有昏花,精神沒有衰敗。(申34:7)
像摩西這樣,算很好了吧!
不過,除了年紀外,像摩西一樣可以早早為自己預備及安排後事,卻是甚為數不多。主要的原因還是人能否接受自己要死亡這事實。有人早知自己大概甚麼時候離開,而大部份人都只知道自己終有一日要走,只是不知道時間與方式。兩者確實有很大分別,有機會容後再談。
有關摩西的遺憾,我在《You are fired!》一文中稍有提及,摩西終其一生看到自己的甚麼成就?神沒有應允摩西進入迦南地的禱告,只給他看一眼。他站在尼波山,就在死海的北面:www.keyway.ca/htm2001/20011015.htm

在他眼前就是神應許之地,就是他走了四十年的路,在他不情願下接受的使命,目的地就在眼前。他不能進去是否一個很大的遺憾?我們不會比他自己更清楚:
我要宣告耶和華的名,你們要將大德歸與我們的上帝。他是磐石,他的作為完全;他所行的無不公平;是誠實無偽的上帝,又公義、又正直。(申32:3-4)
如果我們認為在地上了無牽掛便走得安樂,我想摩西走得非常安樂。他接受自己的人生使命到此為止,認定了神是「又公義、又正直」的,祂沒有不公平地對待任何一個人。因此,他接受最後入迦南這一棒應由約書亞接手。

摩西死得好,因為他在事業的高峰中離去。
每當我想到這裡,我會為那些主內熱心愛主,但在風華正茂之年被主接去,我會為他們感恩,因為在一定程度上他們與摩西一樣,盡得世人稱許,在他們身上看見神作為之時離去。當然,他們心裡是否這樣想,現於天父面前,只有他們才知道。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