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26:19-32
除了腓力斯與非斯都外,還有亞基帕王,是猶太人,也管理巴勒斯坦東北部的王。
亞基帕王熟悉耶穌被釘一事,以及猶太公會領袖與基督徒之間的矛盾(徒26:26),因此羅馬的巡撫非斯都才求教於亞基帕。而亞基帕親耳聽了保羅的見證後,他的反應是:
亞基帕對保羅說:「你想少微一勸,便叫我作基督徒阿!」(26:28)
他的反應讓我想起清代的康熙,他也是差一點使成為基督徒。人的本性是愛權愛自己,尤其那些位高權重的,在權衡利益後往往選擇了權位而放棄真理。是的,人的財寶在那裡,他的心也在那裡;想看重的是甚麼,甚麼就成為他的偶像。
這見證後,亞基帕本質上認為保羅沒有犯罪,該被釋放,但基於非斯都在政治交易上要倚重猶太公會的力量而拒絕放人。沒有觸犯羅馬法律的保羅成為政治上的犧牲品,亞基帕等人也成了同謀。
其實,我們心裡常掛念甚麼,我們在重要的決策時刻也會按這「平常」心作判斷。願意悔改嗎?願意奉獻嗎?願意挺身而出嗎?願意堅持下去嗎?這一切都是平日心所掛念的成果。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