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23, 2008

領袖的模範─巴拿巴

徒11:19-30

雖說使徒行傳的主角是彼得與保羅,但巴拿巴卻是保羅的百樂、導師、推薦人,甚至可能是保羅宣教學的導師。

教會在耶路撒冷以外被傳開,門徒雖沒有主動向外邦傳福音,但由於他們都說希臘語,而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聽聞福音好處的自然便信主。這時,教會便派「勸慰子」巴拿巴去安提阿(11:22)。

他到了那裏,看見上帝所賜的恩就歡喜,勸勉眾人,立定心志,恆久靠主。這巴拿巴原是個好人,被聖靈充滿,大有信心。於是有許多人歸服了主。(11:23-24)

因著他,更多的人信主。顯然,初期教會的領袖中,他是其中一位最早主動地向外邦人傳福音的。

他是一個充滿愛心,隨時隨地鼓勵人的領袖,而且,他還是一個主動提拔後進的人。

他又往大數去找掃羅,找著了,就帶他到安提阿去。他們足有一年的工夫和教會一同聚集,教訓了許多人。門徒稱為基督徒是從安提阿起首。(11:25-26)

掃羅因為避難而逃回老家大數(9:30),如今,巴拿巴特意多向西跑一程,為甚麼?若他需要協助,耶路撒冷教會及安提阿教會應會有足夠的人手提供,為何仍特意去找掃羅?

他認識掃羅的背景,知道他是個可造之才,是未來的領袖。他於是花上一年的時間,與保羅同工,栽培掃羅。

巴拿巴看人的潛質,且不忌才,這樣,他發掘了一個改變人類歷史的宣教士。

而他們的工作果效得到教會的認同,當面對大饑荒時,教會收集了奉獻,也請巴拿巴與掃羅一起把錢帶到耶路撒冷(11:29-30)。巴拿巴獲得信任並不出奇,因為本為樂捐的人,但掃羅同獲接納,這便是教會信任這曾逼害教會者的明證。

不要說愛仇敵,今日我們接納那些曾得罪我們,又或曾犯錯的弟兄姊妹又委以重任已非常艱難。再者,今日我們多用「現成」的人才,沒有信心及耐性栽培那些仍未具備領袖條件的人。難怪,我們常說今日教會缺乏領袖人才。

未來領袖,是要由接納與信任開始。巴拿巴是我們的榜樣。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