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ugust 11, 2007

跨文化宣教七件事──讀徒8:26-40(二)

2.5 更新以外的傳統
雖說跨文化宣教對教會來說是更新突破,但實際上,這主要在方法及對象上的突破,但信息本身並沒有脫離猶太人的傳統。太監在讀的經文是引自賽53:7-8關於彌賽亞的預言,腓利是由這段經文開始,講解聖經有關彌賽亞的預言。不論傳福音的方法,或進行跨文化宣教的形式怎樣更新,但信息本身就具備改變人心的力量。初期教會的傳道者,不論在耶路撒冷或是撒瑪利亞,又或其他希臘的城邑,宣講者多以當地關心的人和事作為開場白,所講的,都是主耶穌作為彌賽亞救主的信息。
在腓利這次宣教歷程看,有點象主耶穌復活後在以馬忤斯路上跟兩個門徒分享聖經中關於彌賽亞預言的一段相類似(參路24:13-35)。同樣來自路加筆下的描述,也共同印證主耶穌的受苦受死,是猶太人信仰耶和華的傳統一致的,基督教並非新的宗教,而是猶太教的革新。這給我們進行跨文化宣教一個重要原則,傳教的方法可以不斷更新,但信息內容,始終都是那古老的福音。

2.6 方法以外的核心信息
與前者相關的是,參照大部份使徒行傳的宣教與佈道方法,都是以宣講聖經信息為主。換句話說,就算是面對不同文化,包括不同民族、不同時代,宣教的方法形式不論如何更變,講解神的話語是不可或缺、不可取代的。面對埃提阿伯的需要,單單講解聖經便足以讓他接受救恩。當然,面對不同文化及處境,也許不能單刀直入宣講聖經便足夠,聖經也沒有反對其他接觸人的方法,只是,在不同方法之中,神的話語始終是最核心的。

2.7 計劃以外的回應
這段經文很明顯地表達了聖靈的主導角色。開始的時候是「主的一個使者」(徒8:26)對腓利提出向南走的要求,最後一節是主的靈把腓利提了去(徒8:39)。前文提到有突破與更新,也有當時教會並不熟悉的工作方法,這都是來自聖靈的工作。計劃是來自神的,不論腓利要往那條路上走,下一站是要到那裡去,聖靈的主導是非常明確的。
這段經文沒有多提,但前一段提到腓利到撒瑪利亞宣教,是以神蹟奇事醫治患病者(徒8:4-8),而另一處關於腓利的描述,提到他的女兒都是說預言的(徒21:8-9),可以看到聖靈的工作除了啟示方向、引領路向外,還有神蹟奇事,包括治病、趕鬼、說預言等。來自聖靈的啟動,聖靈的同在也是必然的。

3. 今日華人教會發展跨文化宣教的七件事
從腓利被呼召帶領埃提阿伯太監信主一段經文給我們看到這位實踐者如何覆行跨文化宣教。腓利帶來了初期教會在宣教事工上的更新突破,今日的華人教會,特別是準備起步發展跨文化宣教的大陸教會如何從這七件事得著啟發,發展合乎聖經又配合今日處境的跨文化宣教事工?

3.1 帶職宣教主導的趨勢
也許保羅是「專業」的宣教士,但也是織帳棚者。為要得著甚麼人,他便成為甚麼人。腓利作為執事開啟了跨文化宣教的第一章,雖沒有說明他是以甚麼身份長居於撒瑪利亞,但卻配合今日的宣教實況。那些基督徒人數比例較低的地區都拒絕宣教士進入,宣教同工只可以透過專業人仕身份進入及居留。因此,若說帶職宣教是今日的主流,相信沒太多人會反對。

3.2亦遠亦近的宣教工場
今日的宣教工場,亦遠亦近。隨著會球化的影響,以及中國城市化的大勢,要找到不同的民族或不同的文化群體並不困難。有論認為只要你有銀行戶口、有工作做、有電視及電腦,你便會被視為全球30%能互相接連的人口之一。因此,今的宣教工場不再是那麼遙不可及與神秘。事實上,當我們看到腓利被召離開耶路撒冷,他也不是第一站便跑到非洲的伊索匹亞,他還是向來自伊索匹亞的太監傳福音使他歸信,雖然聖經沒有說明這太監日後的情形怎樣,但可以想像及相信,他回去後藉他的影響力加上對神的熱心追求,在當地開始了教會也不足為奇。因此,今日我們向不同文化背景的鄰舍傳福音並栽培他們,他們回去後成為另一位的伊索匹亞的太監也不足為奇。

3.3 超越常理的創意事工
超越常理並不是反對要有事工計劃,但面對宣教工場的需要與挑戰,創意事工是不可或缺的。腓利及初期教會並沒有很大的創意去開啟示工,都是來自聖靈的推動。創意不是無中生有,而是在想不到的地方落墨。我們不是追求意外收獲,可是有些封閉地區確實需要在宣教事工上有所突破。有些地區的成效不彰,也許更需要有所突破。往往,新的主意是來自前線的同工,差會若給予一定的空間,也許更多更新事工會誕生。在「常理」以外,也許會遇上不尋常的事工機會與果效。

3.4 倍增策略的重要
腓利走在一條沒有想過的宣教路線上,他改變了一個具備影響力的人的信仰,今日我們也需要面對這類可以產生倍增果效的人。以往前來中國的差會也許都想著影響一人而影響全國,可是由於他們只接近皇族而沒有讓福音在中國的文化土壤上生根。如基督教第一次來華時的聶斯多留派及元朝時的也里可溫教,就只有在朝庭中建立了影響力,除著君主的轉換而失勢。汲取了這個教訓,現時的中國事工則強調向所有人傳福音,而教會的信徒人數也不斷增加。而當這些教會差出宣教士時,也許只則重於「群眾」,而忽略了影響力的人和機構單位。只是則重於任何一方並不是健全的策略。今日基督教在中國已獲得較高的評價,善用「關係」的中國人和中國教會,在發展宣教事工上也不能只針對群眾而忽略政商界的領袖。中國有不少基督徒商人,他們的生意也許已派佈了不少第三世界國家與地區,與他們配合在當地發展福音事工,是一些實際又可行的方案。

3.5 傳統與突破傳統
看到腓利跟從傳統的同時也突破了當時的框框,進入外邦人中間開展福音工作,這給我們很大的參考作用。不論當地文化如何深厚,在跨文化宣教工作中文化適應是相當關鍵的。如何向異文化表達基督教信息,要能與對方溝通又能保持自己的特點,這是二千年來沒有間斷探討的問題。中國教會的屬靈傳統可透過「保守」與「敬虔」來形容。聖靈的工作及神蹟奇事在過去二百年的發展佔了很重要的地位,因此,若中國教會差出宣教士,在不同文化的工場中也會表現出這種傳統特色。只是,中國教會也因著過去的動盪而帶著傷痕,再加上近年中國經濟起飛所帶來的民族中心主義,強調自己在宣教工場中的「最後一棒」等,都是需要檢視與調節的。

3.6 以聖經教導為本的宣教
當腓利以講解聖經對彌賽亞的預言為宣教重點時,這同時也建立了宣教模式的典範,就是以神話語的傳遞與講授為核心。中國教會發展的其中一個文化是強調聖經的神聖地位。信徒信主後未能短期內讀完整本聖經便感到內疚。而對聖經的研究也跟從著中國文化中經學的傳統,趨向認真與仔細,這都是很好的傳統。對神話語的尊重、重視,並強調其實踐性。應用於宣教事工上,教導聖經便佔了主要的位置。

3.7 配合聖靈工作的計劃
聖靈在使徒行傳中的角色非常明顯,同樣,聖靈的工作在宣教工場上也是不可或缺地重要,這也反映了宣教工作是屬靈爭戰的最前線。中國教會發展及經歷了深刻的屬靈體會,方言、權能醫治等每日都在中國教會內出現。因此,當中國教會差派同工前往異地異文化地區工作時,聖靈的工作是預計在內的。這反而會出現另一極端,就是不重視人的計劃。中國教會需要找緊這平衡點,就是強調聖靈的感動、工作與印證時,也要按著聖靈的帶領作具體的計劃及預算。

4. 結論
從使徒行傳這些段落中我們看到神如何透過腓利開拓了宣教事工新一頁。雖然門徒在五旬節經歷了聖靈的更新,不同語言的猶太人認識了主耶穌,但是他們仍,未有領受「直到地極」這跨文化宣教的異象。但透過一位執事,藉著聖靈的引導開啟了跨文化宣教事工。這給我們很大的提醒,包括神以甚麼標準來揀選宣教士,而宣教過程中的準備與進行,以及聖靈的地位等一一都有陳明。對我們今日華人教會,甚至在跨文化事工上初起步的中國大陸教會起著指引的作用,但願中國教會起來參與普世宣教事工,可藉聖經的教會、前人的經驗而開出一條又新又突破的路。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