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前5:1-4
彼得勸勉教會領袖如何領導教會。當然,彼得自己要有好的榜樣與「份量」才能有說服力。他首先重申自己也是一位領袖(作長老)、親自見證基督的受苦、深信可分享主再來的榮耀。
我這作長老、作基督受苦的見證、同享後來所要顯現之榮耀的,勸你們中間與我同作長老的人:(5:1)
說服力包括了個人作領導的經驗,他不是講理論,他有實際經歷,明白你的處境;也包括地位的憑據,不是來自職位,而是來自與基督的接觸;又包括信心的榜樣,即相信自己是得救以及得獎賞的一群。
今日我們作教導的,有這樣的條件便更有說服力。
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神的群羊,按著上帝旨意照管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5:2)
另外,作領袖的主要職責是牧養群羊,並不是其他「業務」。而在牧養的過程中,不是按甚麼理論與傳統,更不是按個人喜好與突然間的感動來服侍教會,而是主的旨意。第二個重要的態度是甘心樂意,不謀個人的利益。如有私心,這事奉便會落入魔鬼的試探與引誘中。
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樣。到了牧長顯現的時候,你們必得那永不衰殘的榮耀冠冕。(5:3-4)
第三方面,就是以行為見證說服群羊跟從你,而不是透過權力上的操控。最後,我們的眼光與目標定在神的榮耀上,而不是人的榮耀與成就。只有把我們的眼光放在神身上,這樣才能時刻提醒我們是誰,以甚麼方式與態度來服侍。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