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14:27-41
經歷失敗應該是領袖訓練的課程範圍之一,經過失敗的考驗才能成為真正的領袖。主耶穌把這寶貴一課,留到建立門徒的課程中最後一課。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都要跌倒了,因為經上記著說:『我要擊打牧人,羊就分散了。』」(可14:27)
這是不爭的事實,是真理的一部份。越是偉大的領袖,越要深刻地經歷挫敗帶來的教訓。也許因為這個原因,當門徒聽到主這樣說的時候,都紛紛表示效忠。作為領袖中的領袖,彼得當然講得最大聲,看他們的對話:
彼得說:「眾人雖然跌倒、我總不能。」
耶穌對他說:「我實在告訴你,就在今天夜裏雞叫兩遍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
彼得卻極力的說:「我就是必須和你同死,也總不能不認你。」
眾門徒都是這樣說。(14:29-31)
多麼大義澟然。
不過,轉過頭來便被罵了,接著便是馬可筆下,主耶穌第四次帶著彼得、雅各與約翰同去。這次要求他們儆醒禱告,但是他們卻敵不過睡魔。說到可以為主而死,但卻連為主儆醒也做不到。
當然,我們知道每一個人的成長是一個過程,今天彼得他們連儆醒也做不到,但日後他們卻能為主殉道。因此我們要學會一方面不能把人看偏,他/她今日未成大器,誰知他日不會成龍成鳳!另一方面我們也應以這角度看自己和失敗。主能點石成金,我們也會成為主可以重用的器皿。
不要輕看失敗,失敗的功課可以助我們成才。這也是主四次特別選召這三位入室弟子跟祂去禱告的原因。我相信此時此刻,所有門徒都沒有例外,會跟這三位「師兄」一同打瞌睡,但我們沒有忘記,這是體驗式訓練的一部份。主不單只講理論,還要他們在聲大大之後,親嘗自己肉體的軟弱。
還記得,主第一次召他們三人讓他們在《閉門訓練》中經歷生與死的主權在祂手中。第二次,我在《入室弟子》中提及他們要在不明白的情況下仍要順服,見證了他們不明白的登山變像一幕後,他們這在客西馬尼園,在主離去之前再上一課,認識未來這使命的真實處境,就是面對逆境,人會軟弱與跌倒。
主沒有片面地美化這使命,沒有浪漫化地描述他們將要走的路,這也許是我們想進入全時間事奉裝備前,必需坐下來計算清楚的代價。我們必需透過失敗來成長。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