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9:1-6
第一章是恢復敬拜,第二章是重建聖潔,而重建聖潔由家庭開始。
這事作完了,眾首領來見我,說:「以色列民和祭司並利未人,沒有離絕迦南人、赫人、比利洗人、耶布斯人、亞捫人、摩押人、埃及人、亞摩利人,仍效法這些國的民行可憎的事。」 (9:1)
眾首領的報告,是民眾及宗教領袖均沒有遵守摩西的律法,娶外邦女子為妻。作為宗教領袖,其身不正又怎作榜樣?
娶外邦女子不獨是民族問題,而是宗教問題,因為這他們連本民族的宗教也帶來,混入了以色列人的民族中。以色列人在被擄期間,是靠他們的宗教信仰來維繫整個民族,沒有信仰的獨特性,整個民族便會滅亡,這是領袖們為何焦急的原因。
獻晚祭的時候我起來,心中愁苦,穿著撕裂的衣袍、雙膝跪下向耶和華我的上帝舉手,說:「我的上帝阿!我抱愧蒙羞,不敢向我上帝仰面,因為我們的罪孽滅頂,我們的罪惡滔天。」 (9:5-6)
關乎整個民族在存亡,領袖的責任是首畏的。因此,以斯拉這樣的承擔,代表整個民族向神認罪也是理所當然的。當然,另一角度看,他沒有推缷責任便已是個很好的領袖,這是我們今日對領袖的最低要求。
教會面對罪,是推缷還是承擔?事工推動過程與結果不理想,只獨立一件小事,還是牽連整個事工異象的大事?甚或生死存亡的關鍵?我們故然不應跨大,但也不應太草率看犯錯與犯罪。
總的來說,以斯拉重建整個民族是從崇拜入手,民心重新歸向耶和華,以祂為焦點,再不以人的方法行事。而地上的組織更新,先從最基本的單位入手,重建家庭的聖潔。
這便是更新之路。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