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10, 2008

靈巧像蛇

徒22:22-23:11

保羅不是呆頭呆腦的傳道人,他既能成為迦瑪列門下學生,他不會是個傻仔。

當保羅用希望來話申訴後,群眾繼續起哄,要除掉保羅,只是羅馬官兵聽不懂,也不知道他們在說甚麼,為何保羅的發言會引起群眾騷亂。

千夫長就吩咐將保羅帶進營樓去,叫人用鞭子拷問他,要知道他們向他這樣喧嚷是為甚麼緣故。剛用皮條捆上,保羅對旁邊站著的百夫長說:「人是羅馬人,又沒有定罪,你們就鞭打他,有這個例嗎?」 (22:24-25)

現在面對的是羅馬人,保羅才亮出他的保護身份。他與猶太人對話就以弟兄相稱,對羅馬人就用羅馬公民身份。如果他一開始便用這官方身份,也許根本不會被捕,也不需在公會面對審訊。若他這樣做,對話之門及見證的機會便沒有了。

我們今日其實很依重身份與地位,期望這會帶來更多的方便。不過,得靈巧像保羅,要知道得與失,權衡輕重後才決定。

保羅看出大眾一半是撒都該人,一半是法利賽人,就在公會中大聲說:「弟兄們,我是法利賽人,也是法利賽人的子孫。我現在受審問,是為盼望死人復活。」

說了這話,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就爭論起來,會眾分為兩黨。因為撒都該人說,沒有復活,也沒有天使和鬼魂;法利賽人卻說,兩樣都有。於是大大的喧嚷起來。

有幾個法利賽黨的文士站起來爭辯說:「我們看不出這人有甚麼惡處,倘若有鬼魂或是天使對他說過話,怎麼樣呢?」 (23:6-9)

另外,保羅這番話也讓他逃出生天。有解經家基於傳道人要純良像鴿子,不認為保羅故意這樣說引起爭端。不過,留意Eugene Peterson翻譯這段時用上decided to exploit their antagonism,意思是保羅刻意挑起他們的敵對狀態。中文和合本也強調保羅「在公會中大聲說」以表明自己法利實人的身份。顯然,保羅是刻意挑啟爭端的。

他為了逃生?也許是吧。不過法利賽人與撒都該人組成的「利益集團」,以共同的利益為大前題,為要討好羅馬人而表現團結。這樣的組織極其鬆散,保羅沒有撒謊也沒有誇大,只道出一句事實便使他們歸回原貌。我倒相信這是他靈巧像蛇的表現。

事奉神,總不能呆頭呆腦。我們不行詭詐,要純良,但也得靈巧。為的是要走更遠的路,爭取更多事奉的機會。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