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17:16-34
保羅面對雅典人,向他們宣講基督的救恩,是宣教學的典範。
首先,他們與雅典的學者辯論是初步的接觸,認識他們的文化,以及發現他們對宗教的熱誠:
他們就把他帶到亞略巴古說:「你所講的這新道,我們也可以知道麼?因為你有些奇怪的事傳到我們耳中,我們願意知道這些事是甚麼意思。」 (17:19-20)
在公開宣講之前,我們需要對當地的文化有所認識。
第二,保羅一開始沒有責備他們,否定他們泛神信仰的文化,反而欣賞他們背後的信念及宗教精神:
保羅站在亞略巴古當中,說:「眾位雅典人哪,我看你們凡事很敬畏鬼神。」 (17:22)
第三,不單止沒有公然冒犯他們,還細緻地留意他們的環境,以他們熟識的事物引起興趣:
「我遊行的時候,觀看你們所敬拜的,遇見一座壇,上面寫著『未識之神』。你們所不認識而敬拜的,我現在告訴你們。」 (17:23)
這是對原教旨主義的基督教,即極端保守排他的宣教策略好好的參照。若還未對話已把溝通之門關閉,我們又怎能向他們作見證呢?留意這裡保羅的對象是一群愛思考的希臘人,今日就是知識份子。保羅沒有用四律等公式向他們傳福音,反而是以真理來吸引他們。
這便是本色化的傳福音,甚至宣教策略。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