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再讀約翰福音,過去不知讀了多少遍,但依然精彩。本來想用第四至六章來分析,但礙於時間與篇幅,只好拿第四章有關與撒瑪利亞婦人談道一段來分享。
一.主耶穌到了撒瑪利亞人的村莊,這是一個反猶太傳統的行為,同時也是一個跨文化宣教的舉動:
撒瑪利亞的婦人對他說:「你既是猶太人,怎麼向我一個撒瑪利亞婦人要水喝呢?」原來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沒有來往。(4:9)
這裡已突顯主耶穌雖生活在猶太人的文化傳統中,也熟悉猶太人的宗教規條,但祂沒有被此限制,宣教使命是祂最核心的工作之一,傳統與禁忌在這情況下算不得甚麼。
二.這裡也看到主的傳道與溝通技巧,從婦人眼見又能明白的事物著眼,祂以喝水為題引發「活水」與「永生」的討論:
耶穌回答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裏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4:13-14)
我們與人溝通不能自說自話,要以對方感興趣與能明白的課題開始,也要引進一些對方不明白以致發問,再尋找答案。太多時候我們認為真理在自己一方,也有聖靈的感動作為無敵借口而不顧對方的處境。
三.這也是輔導技巧。主知道她是個怎樣的人,因此在中午沒有人去打水的時候跟她攀談,有門徒在身旁她不會多說,而由於她的背景也不願在眾人面對坦誠溝通,主以一個簡單的問題進入她的內心世界:
耶穌說:「你去叫你丈夫也到這裏來。」(4:16)
主明知故問,引發她表達她心裡的困擾,許多時候,心事,特別是負面的罪,要在外人面前講而不能對熟悉自己家人朋友的人分享。要注意的是,主沒有站在道德高位責備這婦人,反而點到即止,因為祂知道她會怎樣行。
四.這裡也帶出祂的行動是改變生命的行動。她獨自一人到井旁打水已知道她不為世人接納,也許她也不欲與他人接觸,但聽到主揭開她的私生活時,她的反應是:
那婦人就留下水罐子,往城裏去,對眾人說:「你們來看!有一個人將我素來所行的一切事,都給我說出來了,莫非這就是基督嗎?」(4:28-29)
她被改變了,不再孤僻,反而主動向人傳講她的「醜事」,不再活在羞愧的陰影下,敢於站出來作「見證」!
五.順便,主也教導了反傳統的敬拜觀念:
耶穌說:「婦人,你當信我!時候將到,你們拜父也不在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你們所拜的,你們不知道,我們所拜的,我們知道,因為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他;神是個靈,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4:21-24)
正因為「傳統」是撒瑪利亞人與猶太人之間的隔閡,為福音的緣故,為人靈魂的緣故,祂打破了傳統,更回覆敬拜的真義不在形式與地點,乃在內心!
六.最後在與撒瑪利亞人談道完畢後,祂還跟門徒補了一課事奉與宣教課:
耶穌說:「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你們豈不說:『到收割的時候,還有四個月』嗎?我告訴你們,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收割的人得工價,積蓄五榖到永生,叫撒種的和收割的一同快樂。(4:34-36)
事奉的態度是「奉旨」的,奉天父的旨意而行,而在祂實踐了傳福音談道的技巧後,即鼓勵門徒現在就是時候,要去收割了!
好多時候,「做神學」的人會把神「平面化」、「單一化」,但當我們細閱耶穌生平,每一個故事與片段都看到祂的多元性及靈活性,耶穌把道「活」出來,很多時候都是處境性及很具創意的,祂是個很好的老師!因此,同一段落雖聽了多次,讀了多次,但依然精彩!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