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3:16-22
傳道者以智者自居,看到人生的終局,智者與愚者其實沒有分別,都要面對死亡(傳2:15-16,參《恨惡生命?》)。不單如此,人與禽獸的分別其實也不太大。
我心裏說,這乃為世人的緣故,是上帝要試驗他們,使他們覺得自己不過像獸一樣。因為世人遭遇的,獸也遭遇,所遭遇的都是一樣;這個怎樣死,那個也怎樣死,氣息都是一樣。人不能強於獸,都是虛空。都歸一處,都是出於塵土、也都歸於塵土。(3:18-20)
當然,這裡提及的是那些一生勞碌,為地上會朽壞物質而行惡的人。要讓他們明白所行的一切都是白費心機,他們以為可以得著甚麼,但到最後的結局,與禽獸無異。既然智與愚沒有分別,人與獸也無異,那人的價值在哪?
誰知道人的靈是往上升,獸的魂是下入地呢?故此,我見人莫強如在他經營的事上喜樂,因為這是他的分。他身後的事誰能使他回來得見呢?(3:21-22)
人活著的價值並不在今生,而是死後生命。傳道者透視了今生的虛空與短暫,明白人生與時間是由造物主掌管,追求永恆生命的唯一路向便是倚靠造物主。原來我們要從將來回看今生,我們的生命才變得有意義。因為我們知道要往哪裡去,我們才懂得怎樣看今日,懂得如何生活。
正因為這樣,傳道者說我們可以享受今生勞碌的成果,因為這成果在永恆的生命中並沒有太大價值。當然,我們今生並不止於享樂,但這卻是重要的一環。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