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21, 2008

耶穌政治

可12:13-17

過去有些機會讀過有關耶穌政治等的問題,近年我發現,應用另一角度去思考這課題。直接一點說,我們太受西方自洛克開始以基督教觀點去支持自由主義的角度影響,而以這角度去解釋聖經。但耶穌到底怎樣看當時的羅馬政府?如果祂是反羅馬政權,祂的門徒中,應不止一個奮銳黨人,但若祂完全不涉政治,除了避諱不收奮銳黨人外,還不應批評希律為狐狸!

祂的想法到底是怎樣?法利賽人給祂帶來了難題,這也是好時機去了解祂的立場:

他們來了就對他說:「夫子,我們知道你是誠實的,甚麼人你都不徇情面。因為你不看人的外貌,乃是誠誠實實傳上帝的道,納稅給該撒可以不可以?」(12:14)

這是兩難的問題,按當時巴勒斯坦的國情就像今日一樣複雜,答可以便得罪猶太民族主義者;答不可以,官方便拉人封舖。這不獨是納稅的問題,是民族大義的問題,這也給主耶穌一個闡明原則的機會:

耶穌說:「該撒的物當歸給該撒;上帝的物當歸給上帝。」(12:17a)

馬丁路德由此而演釋了「兩個國度」的教義,認為基督徒在世是地上的公民要盡公民責任,同時也是天上的國民要以天國的道德律來生活。我認同這觀點。

不過,聖經表達對政權的看法有一定的時代性與處境性,而不是一個通則應用在所有處境。羅馬皇帝有好也有壞,因此有保羅教導順服掌權者,也有約翰痛斥政權。而主耶穌在這裡所突出的,是盡本份。

作為地上的公民,擁有該撒肖像的錢幣,在一定程度上已認同或接受了羅馬政權的管治,這要盡公民的責任納稅。另一方面,發出這問題的法利賽人,作為宗教領袖,有沒有盡上應盡的本份?主在別的場合罵他們獻上祭物卻沒有把心獻上,沒有在公義仁愛等方面成為榜樣,一味拉攏政要,貪圖政治上的權利。因此,主說:上帝的物當歸給上帝。

這也解釋,主沒有特別選奮銳黨或排斥他們成為門徒,因為這不是祂的重點。祂的重點是宗教性的,是關乎人的永恒生命問題。政治等事,是短暫性的,並不是祂主要的議題。雖說不是主要,但也有提及,因為這是避不了的。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