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7:3-10
哈曼該死,因為他妄自尊大,目空一切,又自比為神要人跪拜。這樣的人,神定必收拾,也許在以斯帖及末底改前出現的危機,是神收拾這末底改的計劃之內。
上樑不正下樑歪,有亞哈隨魯這暴君上司就有哈曼這恃勢凌人的傢伙。但神仍會在其中掌權嗎?以斯帖豈入嫁入了狼窩?當我們進入這樣的一家公司,甚至一間教會,我們會問類似的問題嗎?
神用末底改及以斯帖來除掉哈曼,但神不止用他們二人:
以斯帖部署多時,又有整個民族為她這計劃禁食禱告,那有不用她之理?
王后以斯帖回答說:「我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以為美,我所願的是願王將我的性命賜給我、我所求的是求王將我的本族賜給我。因我和我的本族被賣了,要剪除殺戮滅絕我們。我們若被賣為奴為婢,我也閉口不言,但王的損失,敵人萬不能補足。」亞哈隨魯王問王后以斯帖說:「擅敢起意如此行的是誰?這人在哪裏呢?」以斯帖說:「仇人敵人就是這惡人哈曼。」哈曼在王和王后面前就甚驚惶。(7:3-6)
計劃多時,就是等待這時機,說這番話。其實,這番話也不至於定哈曼死罪,因為是王下詔給予哈曼這權力與地位,而哈曼這樣做也不見得有損於亞哈隨魯的名聲,這只是以斯帖的說話技巧。
以斯帖這番話並不能除滅哈曼,令哈曼受苦的是他自己。王的怒火沒有即時向哈曼發作,他出去外邊也許是想想到底發生了甚麼事,應當如何處理,可是,當他回來後看到的場境,他不得不下殺戒。
王便大怒,起來離開酒席往御園去了。哈曼見王定意要加罪與他,就起來求王后以斯帖救命。王從御園回到酒席之處,見哈曼伏在以斯帖所靠的榻上,王說:「他竟敢在宮內,在我面前凌辱王后麼?」這話一出王口,人就蒙了哈曼的臉。(7:7-8)
哈曼表現出自己理虧,王還有甚麼可說的?這一切都是他攪出來的,所謂自作自受,連型具都是他自己預備的。
伺候王的一個太監,名叫哈波拿,說:「哈曼為那救王有功的末底改,作了五丈高的木架,現今立在哈曼家裏。」王說:「把哈曼挂在其上。」於是人將哈曼挂在他為末底改所預備的木架上,王的忿怒這才止息。(7:9-10)
就連王的太監也知他造木架一事,就連王身邊的太監都在這時加一把刀在哈曼頭上,這哈曼可算是十分該死。在這裡我們看到,哈曼該死是因為自作孳、犯眾增。
處身一個惡劣的政治及社會環境中,神的公義仍會彰顯。對祂子民的要求,就只有忠於職守,做一個義人,其餘的,祂會安排。這也許是我們面對逆境所需的信。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