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1:1-5
這個故事的背景很重要。經過以斯拉與尼希米後,再看另一個猶太人在外邦宮廷的鬥爭故事。這本雖名為以斯帖記,但實際上的主角,我認為是她的義父末底改。
為甚麼這個故事的背景重要?
作為弱勢社群、作為社會上的少數派、面對異教的政權,作為少數的基督徒我們應如何自處?我們教會的傳統來自歐美的差會,他們在社會上並不是弱勢社群。他們來華時帶著的是政治與軍事的資源,以及民族文化的優越感,這與我們今日面對的社會處境有很大的不同。從這角度看,猶太人在異邦的故事更合華人教會的處境。
這個故事發生在波斯帝國,這帝國到底有多大?
亞哈隨魯作王,從印度直到古實統管一百二十七省。亞哈隨魯王在書珊城的宮登基,在位第三年,為他一切首領臣僕設擺筵席。有波斯和瑪代的權貴,就是各省的貴冑與首領在他面前。他把他榮耀之國的豐富和他美好威嚴的尊貴,給他們看了許多日,就是一百八十日。這日子滿了,又為所有住書珊城的大小人民在御園的院子裏設擺筵席七日。(1:1-5)
國境由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到印度,跨過了三大洲,包括了今日中東、西亞、南亞及東歐的部份地區。這次大排筵席就花了半年時間,又在首都放假七天,天天設宴,是歌舞昇平的歲月。小小的猶太人在這龐大的帝國中算不得甚麼,根本沒有甚麼重要性。
這亞哈隨魯王並非是個甚麼的好人,是個暴君。不要妄想他們善待不同的民族,更不要想他會對猶太人的神──耶和華有甚麼興趣。
在這背景下,誰願意在這暴君下工作?那不是人心惶惶的工作環境嗎?又在這大國面前,作為少數民族,為了自己的民族可以做甚麼?打游擊戰?獨立運動?或放棄自己的文化?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