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2:1-9
一個外勞怎能討得外邦君王的歡心?他的工作果效與態度顯然是重要的:
我素來在王面前沒有愁容。(2:1)
我們常以為只有透過工作表現在獲得重用,但人的本質是「關係的動物」,與人連繫、建立良好關係是不可或缺的。若兩個同樣能幹的人走在一起,關係便讓這二人得到不一樣的機會。當然,關係之外,便是這個人的品格與性情,一個喜樂的人或多或少是一個人緣皆,品格與本性較為善良的人。因此,尼希米在王的面對,也許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在工作能力、與人關係、品格與個性方面都是優秀的。
王對我說:「你既沒有病,為甚麼面帶愁容呢?這不是別的,必是你心中愁煩。」(2:2)
就連中西亞之王也留意到尼希米的表情,也關心他的心情,可以尼希米跟王的關係相當不錯,已經不是上司與下屬的關係那麼簡單。因此,在職場上,我們與同事間的關係,並不應止於工作關係。你不會想到,這「朋友關係」到最後會帶來甚麼結果,當尼希米帶著惧怕(因為他表達了對故國的愛,也許屬於不忠於外邦君王的表現)跟王分享了他的感受,王出乎以意地回應:
王問我說:「你要求甚麼?」於是我默禱天上的上帝。(2:4)
「你要求甚麼?」這可是大好的機會,向王表達他心中所想的,以當時亞達薛西王的權力與超級國力,機乎沒有辦不了的事情。與此同時,這也是大試驗,萬一王並不是真的想幫助,而是試探僕人的忠心,結果可能是賠上性命。因此尼希米需要天上的神去幫助。
我們遇上的各樣機會,每一個判斷也許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關鍵在於那一刻我們只想著自己的需要?神國度的需要?還是別的。靠著神作判斷,便為神所用。尼希米給我們的典範,是靠著神,完成祂的心意,而祂的心意並不是遙遠又跟我們沒有關係的,反而與我們心所想所愛的有關。
既然是靠神,他便大膽向王要求更多,而王也一一答應,包括回老家建城:
我對王說:「僕人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喜歡,求王差遣我往猶大,到我列祖墳墓所在的那城去我好重新建造。」(2:5)
也包括通行無阻的權力:
我又對王說:「王若喜歡,求王賜我詔書,通知大河西的省長准我經過,直到猶大。」(2:7)
又包括需用的資源:
「又賜詔書,通知管理王園林的亞薩,使他給我木料作屬殿營樓之門的橫梁、和城牆、與我自己房屋使用的。」(2:8)
尼希米也清楚,這一切不是他自己的能力,而是神的供應與保守,可是,在他還未知要履行使命之前,他已做好本份,當神要用他,一切便變得合情合理,暢通無阻了。
我們在未知神如何使用我們以前便應先預備好自己,包括職場上的表現,某一天、某一刻,機會來到便成為榮耀神的器皿。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